華爾街日報 2010年06月10日
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性情古怪、性格暴躁或缺乏注意力。但它是否有可能會使小學生更加抑鬱﹐甚至行為不端?
專家近期對睡眠剝奪的高昂成本發出一系列警告﹐其中對140名小學生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存在上述可能性。在這些三至五年級的學生中﹐更具攻擊性、出現犯罪傾向、缺乏自尊、患抑鬱和焦慮的機率更高均與睡眠較差有關。最新一期的《兒童發展》期刊(Child Development)刊登了這篇研究成果。
研究顯示﹐當睡眠受影響時﹐所有參與研究的孩子均傾向於出現更多的情感和行為問題。但處於壓力之下的孩子﹐如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受其影響最大。相比之下﹐貧困的孩子如睡眠充足﹐他們的舉止很可能接近正常範圍。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的沙伊赫(Mona El-Sheikh)負責這項研究工作。研究中界定的睡眠問題包括睡眠時間不足、煩躁、頻繁醒來以及睡眠時間不規律。研究手段包括在孩子手腕上佩戴監測器、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和對孩子進行訪問。對孩子的跟蹤調查期限為兩年。
在稍大一些的孩子身上也發現睡眠對其情感有類似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認為﹐當十幾歲的孩子缺乏睡眠時﹐其患抑鬱症的機率增加24%﹐有自殺想法的機率高出20%。這項研究還不同尋常地發現睡眠不足會改變大腦對壓力的反映﹐有可能實質性地導致憂鬱及出現自殺的念頭﹐而不僅僅是抑鬱的另一種表現。
睡眠不足對學業也有影響。我們以前曾公佈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睡眠充足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另有研究表示﹐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
正如我們以前所述﹐當父母雙方白天回家較晚時﹐要確保孩子按建議的時間睡覺需要付出不小的努力﹐而且需要時間在床前安頓下來。有時﹐父母不到晚上6:00回不了家﹐要讓年幼的孩子在七、八點鐘上床睡覺是不可能的。
讀者們﹐你的孩子睡眠不足時是否有更多的行為問題?他們的情緒是否不穩定?在種種壓力之下﹐你是如何找到時間讓你的孩子睡足覺的?在每周的工作日中﹐要讓你的孩子早早上床睡覺﹐你有何好的建議?
Sue Shellenbar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