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8日 華爾街日報
你的孩子對你說他沒吃曲奇餅﹐儘管他的嘴巴邊上全是暴露真相的餅乾渣。你打電話給你的老板說你請個“病假”﹐一邊打電話還一邊擠出一聲咳嗽。你們兩個都在撒謊﹐但這一樣嗎?
無論我們是兩歲還是62歲﹐我們撒謊的原因大都一樣:為了擺脫麻煩、得到好處或者是為了讓我們在別人眼裡變得更好。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提出這樣的疑問:孩子的謊言和大人們的謊言有何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撒謊行為會發生何種變化。
發展心理學家們正在努力通過人們的行為舉止來理解說謊。神經學家們則在探究在我們編造謊話時究竟是大腦的哪個區域被激活。從為什麼十幾歲的少年會當著你的面謊稱不曾打碎花瓶﹐到是否可以採信小孩子在法庭上的證言﹐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會給出一些答案。一個有趣的新研究顯示﹐和成人相比﹐孩子們的撒謊行為可能來源於一個完全不同的大腦區域。
包括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教授、兒童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ld Study)負責人李強(Kang Lee)所作的研究在內﹐眾多研究表明﹐說謊標志著正常的成熟。
發現孩子說謊的父母和老師們“不應該感到恐慌──他們的孩子也不會變成病態說謊者﹐”李強說。他在過去的15年里的研究課題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撒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有些人會說更多的謊話﹐以及哪些因素可以減少說謊。“孩子說謊標志著他們到達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李強和他經常合作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同事維多利亞•塔爾瓦(Victoria Talwar)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們將孩子帶入一間安裝有隱蔽攝像頭的實驗室。測試者告知年齡從兩歲到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受試者不要偷看放在他們背後的一個玩具──這個玩具通常是紫色毛絨恐龍Barney──以此誘使他們撒謊。然後﹐測試者離開房間一分鐘﹐表面上是接電話﹐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去偷看玩具。而孩子們是否偷看則被錄像帶記錄了下來。
對於兒童來說﹐偷看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因此有90%的兒童在實驗中都偷看了玩具。即便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類似的情況下也受到了引誘﹐李強說。
測試者回到房間後詢問孩子們是否偷看了玩具。研究顯示﹐在兩歲的孩子裡﹐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撒謊說他們沒有看過。三歲的孩子有一半會說謊﹐而到了四歲﹐這個數字是90%。
這個趨勢在孩子們大約15歲前都成立。而到了15歲﹐幾乎所有在實驗中偷看過玩具的人都會說謊。好消息是:在15歲以上的孩子裡說謊者的數量開始出現下降。而到了17歲﹐說謊的比例減少到了大約70%。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為什麼某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愛說謊。他們發現﹐這和更為高尚的道德觀或者和宗教成長環境無關。相反﹐那些擁有更優秀的認知能力的孩子們更愛撒謊。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神經心理學家肖恩•克賴斯特(Shawn Christ)說﹐這是因為要想撒謊﹐你必須在頭腦里保留真相﹐而這包含了幾個步驟的大腦思維過程﹐比如整合幾方面的信息以及操控這些信息。
說謊──而且是成功說謊的能力被認為是與某個大腦區域的發展相關聯的﹐該區域負責所謂“執行能力”﹐也就是更高級的思維和推理能力。那些在包含執行能力的測試中表現更好的孩子們也會說更多的謊言。
Shirley S. Wang
Comments:其實這篇文章可以跟同樣華爾街日報的「我們為何愛對配偶撒謊?」一文一起看,至少在學術上,說謊這件事情在人際關係上跟在道德認知上是有不同的意義,我們在道德層面很難容忍說謊,但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卻經常說謊,即使沒有說謊,也會刻意隱藏事實。我們都知道越小的小孩子越不會說謊,或許我們的主觀認知是這樣的小孩越純真,但是實際情況只是他們還沒發展到懂得如何說謊的階段罷了。而學習說謊其實是小孩在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或許父母親第一次意識到小孩子開始會說謊了,會感到憤怒,畢竟小孩說謊的第一個欺騙對象往往就是最親近的父母,而不曾被欺騙的父母首次嚐到小孩子說謊的滋味,恐怕都會在當天夜晚輾轉難眠。但是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或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知道小孩子會說謊了,其實應該先感到高興,而不是難過,因為這代表的是小孩子的發展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然,發展出懂得如何說謊以及小孩是否誠實正直,會有很多父母把這兩者話上等號,但是這個等號本身才是錯誤的,例如大多數人都知道惡意欺騙和善意謊言的差異,但是當你使用善意的謊言或是為了社交上的需求而沒有披露一些真實情況的時候,你會認為這樣就不是誠實正直嗎?所以小孩的說謊起點,只是一個發育階段的象徵,但是誠實正直,則是當小孩懂得要說謊之後,父母教育工作的重點。認知道小孩會說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讓小孩知道,哪些是惡意欺騙,哪些是善意的謊言,為什麼不應該惡意欺騙,又為什麼可以容忍善意的謊言。當然,這兩者的區別與拿捏很多父母自己都有所困擾了,所以應該在每一次發現小孩說謊的是見之後,好好思考一下,然後再對小孩進行機會教育與討論。
至於媒體將這個研究下成這樣的標題「小時後愛說謊 長大容易成為CEO?」這實在是有點標題殺人了。真正的因果關係是會說謊的小孩,在腦力與訊息處理各方面的發展都比較好,而懂得說謊與圓謊的小孩也比較容易在待人處事方面成功,因此成為領導者的機會比較高。
有興趣的人可以拜訪研究者的網站或參考這篇原始文獻:
Bao, X., Xu, F., Talwar, V., & Lee, K. (in press). Prosocial lying in children: from concept to action. Child Develop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